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在国际权威机构JECFA和美国、欧盟的监管体系里,味精都被认为是安全的,在食品中的使用也无限制。
不过当然啦,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出问题……糖、盐、酱油、醋等调味料都一样。
话说,味精的吃法可是大有讲究的哦。
1. 温度太高时,不宜放味精
味精溶解的最佳温度是70℃-90℃,在150℃时味精会脱水,产生结晶。温度再高些,会出现焦谷氨酸。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所以做菜或汤要等临出锅时,再加入味精为佳。
2. 放醋的食物,不宜加味精
在酸性条件下,味精的溶解度低,鲜味效果下降。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就不用考虑味精啦。
图片来源:环球网
3. 拌凉菜时,不宜放味精
如前文所说,味精在温度为70℃-9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
如果做凉菜时你坚持非要放味精,也不是不可以,但要先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
资料图 图文无关
4. 炒肉菜时,不用放味精
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
除了肉类,在用鸡蛋、蘑菇、茭白、海鲜等带“鲜味”的食材调制佳肴时,也没必要再放味精。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以及孕妇、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该少吃味精。
那么,味精该如何选购及判断质量呢?
据新华网、中国质量新闻网等总结,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 应尽量选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包装袋上印有“QS”标志的产品。
2. 尽量使用谷氨酸钠达到99%的纯味精。
3. 最好选购晶体味精,不易掺假。
4. 味精应完全溶于水,水溶液应澄清透明,有强烈鲜味、无异味;味精晶体应洁白、均匀、无杂质、流动性好、无结块。
另外,粉体味精中含有食盐,易吸湿结块,虽不影响其内在质量,但使用不便。平时贮存时要密封防潮,放在干燥通风处。
自制天然的增鲜剂
如果,你实在是对味精不放心……那也没关系,可以利用一些天然食物自制味精!
将虾皮用流动的清水洗3次以上,将锅烧热不加油,放入虾皮小火炒干后晾凉,用擀面杖磨碎成末即可。
在盆中放水加入适量淀粉,放入蘑菇清洗后,掰成块状,用微波炉烘干后晾凉,用搅拌机磨成粉末即可。
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