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上班族将午睡时间定在午饭后1点左右,这样不但可以保持下午的精力,也不会影响夜晚的睡眠。老年人下午3点以后,就不要再午睡了,否则晚上容易失眠。”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说。
4
至少喝2瓶水
人体每天通过尿液、流汗或皮肤蒸发等流失的水分,大约是1800~2000毫升,除去食物中含有的水分,我们每天至少喝1200毫升(两瓶矿泉水)才够。
如果遇上干燥的天气,运动量大的活动,喝水量还要增加。实际上,很多人每天的喝水量远没有达标。
卫生计生委首席健康教育专家、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指出,以下几个时间点喝一杯水可以轻松帮助你完成一天的喝水量:起床后、到了办公室后、上午11点、吃完午饭半小时、下午3点、下班前、临睡前1个小时。
5
憋尿不要超过3小时
上班族工作争分夺秒,有的人甚至用不喝水、不上厕所的办法来争取时间,还有一些人习惯憋尿,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勇说,尿液是身体排泄毒素的途径。
对男性而言,憋尿可能引起前列腺炎,女性则容易引起盆腔炎等炎症。从理论上说,一个人每天的排尿次数不应超过8次。白天7次,晚上1次,这是最佳比例。但每个人饮水量不同,具体因人而异。
久坐的上班族一定要养成喝水和排尿习惯,一次憋尿最长不要超过3~4小时,即使没有明显尿意,也要去卫生间试着排尿。
6
运动达到30分钟
适当运动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防病抗癌延缓衰老,世界各国的医生都已经将“运动”写进了处方里。美国梅奥诊所的健康指南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使心脏病患病风险减少一半,还有助于癌症。
现代人很难专门抽出时间运动,不妨把这30分钟拆分成3个10分钟。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发现,10分钟健身法同样能增强心血管耐力。
研究人员建议,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抽出10分钟快走或慢跑,晚上可以利用10分钟做一做力量练习,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如果上班过程中实在抽不出时间,那么尝试坐40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做做单腿跳、下蹲等运动。
7
每天跟家人聊天10分钟
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得现代人喘不过气,越来越多的人上班时生龙活虎、下班后沉默寡言,有压力自己承担,消极、厌倦的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就容易焦虑、抑郁,从而影响健康。
美国研究发现,家人之间拥有亲密关系可以预防与减缓心脏病。
从另一方面来说,忙碌的工作让家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他们需要你的问候和温暖。
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指出,亲情在减轻压力方面的作用很重要。因此,从今天开始,抛开工作的烦恼,每天陪家人聊天10分钟,完全可以摆脱愁容,重拾快乐。
8
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