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身体正常的人群,要保证每周五天,每次30分钟~60分钟的运动量。步行6000步以上、骑车、打羽毛球、游泳、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也可以做抗阻运动(力量训练),提高体内肌肉组织含量,推荐举哑铃、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老人运动能力和身体耐受性差,要避免爬山、自行车等容易伤害骨关节的运动。
8
释放心中压力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愉悦心情能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增加或激活某些免疫细胞;过多负面情绪,可能导致抑郁等心理疾病,减少进食,影响身体营养状况。经常大笑,能让副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肾上腺素水平,缓解疲劳。
建议:生活中通过运动、读书、与朋友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压力。广交朋友多倾诉,因为孤独是免疫力最大的杀手。当觉得自身压力无法排解,影响正常生活时,要及时就医。
9
疫苗是个好帮手
对儿童、老年人来说,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是增强某些疾病免疫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传染病最省钱的方式。
建议:除了流感疫苗、乙肝疫苗、肺炎疫苗等常见种类,宫颈癌疫苗等也已经上市。疫苗并非人人都适合,一定要去正规医院通过相关检测、咨询医生后接种。
免疫力的报警信号
第一级:精神比较差、疲劳、感觉不舒服。
第二级:感冒次数增多、伤口愈合速度变慢。
免疫力的误区
-
免疫力并非越强越好,太高也是病,会引起类似红斑狼疮、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
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健康人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免疫力。
-
不要通过服药或保健品来增强免疫力,均衡补充各种膳食营养是最好的方式。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记者:江大红 包育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