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至今为止,在阿西莫夫1980—1990年创作的全部《基地》和机器人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应该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写于他生命最后一年的《基地在前进》(1993年)。
曾在《黎明的机器人》及后来几部小说中出现的败笔,在这部作品中全然不见。尤为关键的是,在《基地在前进》中,阿西莫夫重新采用了早期《基地》作品的体裁——中篇小说集。
在这部作品中,阿西莫夫原来打算写5个相互关联的中篇,结果由于健康每况愈下乃至最后去世,使得第五个故事只能提早结束,因而也成了整套作品的尾篇。
在这部最后的小说中,阿西莫夫紧接着《基地序曲》,开始讲述新的故事,在全书的第一篇,故事围绕着夏尔登与艾托·德马塞尔的关系及他们参与的战斗展开。帝国内部出现叛乱,严重破坏了德马塞尔为银河系的未来所做的安排。
为保卫帝国,夏尔登和德马塞尔与叛乱分子展开了战斗。第一部分结束时,德马塞尔失踪了,可能是去解决银河系的其他问题,也可能返回他在月球上的藏身之地。
第二个故事的标题为“克莱恩一世”。这时的哈里已步入中年,由于德马塞尔的失踪,他现在出乎意料地成了第一大臣。尽管哈里并不想当这个官,但他还是干得不错,同时在历史心理学最大的崇拜者克莱恩一世的支持下,仍继续着历史心理学的研究。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哈里得到了他的得力助手尤果·阿马利尔的鼎力相助。尤果是个热水管道工出身的数学天才。两人携手创办了一个由数学家与心理学家组成的小组,在皇宫区的斯兑尔林大学研究历史心理学。
在这一篇中,夏尔登又被卷入了一场企图推翻帝国的阴谋。这次事件导致了流血冲突。在故事达到高潮时,夏尔登也卸下了第一大臣之职,重新投入了对历史心理学的专门研究。
在第三部分中,阿西莫夫将重点转移到了夏尔登的伴侣多尔丝·凡娜比莉的身上。这时的夏尔登已上了年纪,正争分夺秒地研究历史心理学,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帝国。
忙中添乱的是,他又面临着一次谋杀。结果发现,是他手下的一名同在大学共事的历史心理学家企图暗杀他。他的守护神与妻子多尔丝挽救了他,使他幸免于难。故事结束时,与哈里共同生活了30年的妻子死了,夏尔登这才知道,多尔丝原来是机器人,而派她来担任妻子这一角色的不是别人,正是无所不在的丹尼尔(德马塞尔)。
在第四与第五个中篇中,夏尔登已步入了生命的黄昏。他现在将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历史心理学的研究中。但因为当时政局的改变,权臣及公众都不信任他,他成了政治上不受欢迎的人。结果,他几乎得不到任何支持,时刻面临着被敌人谋杀或受诽谤的危险。
这一部分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夏尔登的孙女汪达。她曾在第三部分出现过,当时还是个幼童。在最后一篇的第一节中,汪达已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在历史心理学的未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心理学即将面临彻底失败的那一刻,人们发现汪达拥有心智威力,从而使夏尔登的毕生心血得到了挽救。汪达与一群拥有同样能力的人共同组成了第二基地的核心。这些天才使哈里·夏尔登的历史心理学,连同人类的未来,回到了原来的发展轨道。最后一部中篇结束时,第二基地已在特伦特大学内创建起来,夏尔登计划也已制定完毕。
在第五个中篇中,阿西莫夫原本打算讲述夏尔登生命中最后一年的生活,并介绍在特米勒斯星球上建立的第一基地的情况。不幸的是,阿西莫夫只写了2,000多字便力不从心了,因此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周,他的编辑詹妮弗·布莱尔与他一起将它改编成了一部尾篇。
阿西莫夫创作的这一最后片段尤为感人,因为这就是他自己的写照——夏尔登独自坐在桌边,慢慢死去。
在这一片段中,还提到了夏尔登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晚年时的助手盖尔·多尼克。多尼克对第一基地的创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这样,我们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基地三部曲》的开篇部分,它讲述了多尼克如何遇到夏尔登及在“银河系的两头”两个基地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在阿西莫夫生命的尽头,哈里·夏尔登显然成了作者的另一个自我。尤为令人痛心的是,当阿西莫夫感到自己已濒临垂危,显然是不能趴在键盘上死去时,他竟然让夏尔登坐在椅子上去世了。
詹妮弗·布莱尔与阿西莫夫经常探讨《基地》系列的深层寓意、故事背景及故事的内容。在他弥留的最后一个月中,有一次,詹妮弗问他为什么不早写夏尔登的故事,他回答说那时他还不认识哈里·夏尔登,到晚年他才真正了解了自己创造的这个最著名的人物;他对夏尔登是那么了解,所以才能写得有说服力。
在《基地的酝酿》中,自然有阿西莫夫生活中的许多痕迹。詹妮弗经常与他探讨最后几部作品中的人物原型。阿西莫夫告诉她,江达当然是以他的女儿罗宾为原型的;老年的多尔丝·凡娜比莉是以他实际生活中的守护者珍尼特为原型的;而出现在《基地序曲》中的年轻多尔丝,又无疑是詹妮弗了。
《基地的酝酿》是阿西莫夫最令人满意的小说中的一部,用它来作阿西莫夫的绝笔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它拥有阿西莫夫在最佳状态下创作作品的那种旧日感觉与节奏,可与《基地》系列中的任何一部相媲美。这部作品完全满足了我们的渴望,为我们揭开了故事幕后策划者神秘的面纱。它对哈里·夏尔登生活历程与时代环境的描述,又是那么具有说服力,令人确信不疑。阿西莫夫在创作《基地的酝酿》时,确实深入了解了夏尔登这个人物,而且,夏尔登已成为他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阿西莫夫去世后,他生前的一些著作陆续出版。在他生命的最后里程中,他曾与友人罗伯特·西尔沃伯格合作,将自己早期的一些短篇故事扩写成长篇小说。《夜幕》是其中的第一部,接通而来的是《时代宠儿》,由阿西莫夫最喜爱的故事之一《丑陋的小男孩》改编而成;第三部是《活了二百岁的人》扩写为《正离子人》。
这几部作品均获得了成功。但实际上与阿西莫夫的关系不大,扩写这些书时,阿西莫夫正忙着汇总自己的小说。这才是他的最爱,因此无暇顾及这些扩写工程。
80年代,阿西莫夫还与珍尼特合作,为儿童创作了一套机器人故事丛书,故事的主角是个名叫诺比的机器人。与此同时,他还续写了《神奇的旅途II:终极智囊》,该书于1987年出版。
80年代末,阿西莫夫还写了一本有趣的小册子《阿扎瑞尔》,讲的是一个有魔力的小精灵的故事。这本故事集中的其他短篇都是围绕詹妮弗很喜欢的一个故事创作的。当这些故事在杂志上登载时,阿扎瑞尔变成了一个小外星人,但詹妮弗却比较喜欢让他是个小妖精。故事被编辑成书时,阿西莫夫也觉得自己愿意让阿扎瑞尔保持原来的童话形象,于是又让他变回成了小灵精。
整个80年代中,与这些新作同时出现在书店里的,还有阿西莫夫的各种文选,数量多得惊人,如《完美的机器人》(1982年)、《变幻之风与其他故事》(1983年)、《明日之边》(1985年)等等。其中的许多部作品都是由阿西莫夫的好友、尊敬的文选作家马丁·格林伯格编辑成书的。
阿西莫夫真正亲手编写的最后一本书,是他的幽默故事集《阿西莫夫又笑了》。在他去世之前,他已完成了《基地在前进》一书的终槁,但终究没能等到该书的出版。
艾萨克·阿西莫夫究竟出版了多少书,对于这一问题颇有些分歧。每收到一本给作者的样书时,他总要给它编上号,再放进书房的书柜中。他编的最后一个书号是第467号,此后至少又出了7本书;在他去世时,它们尚处于不同的成书阶段,其中包括《基地在前进》。
这样,在阿西莫夫生命的尽头,他不仅为自己的创作,也为自己最著名的作品划上了满意的句号。在写了20年的非小说类作品后,他又踌躇满志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科幻小说文坛。他的一些早期作品,如写于20岁刚出头时的《夜幕》又再度受到青睐,被改编为长篇小说。他又一次在科幻文坛上收获辉煌,取得了前40年写作生涯中从未取得过的成就——他写出了系列排名畅销书榜的佳作。
在他漫长的写作生涯中,阿酉莫夫跨越障碍,在小说与非小说类作品这两个领域中均获得了成功,这真是了不起,在文坛上也属罕见。他既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深受全球数百万科幻小说迷热爱的作家。最重要的是,他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一批在数量上举世无双的著作,既富有启迪性、趣味性,又充满灵气,令人耳目一新。
阿西莫夫的小说通常力度不够,像许多富有创作天才的人一样,他的作品也是良善不齐。在创作第一批科幻小说作品时,他的写作水平和讲故事的技巧发挥得最为出色,而第二批则没能保持50年代经典作品的水准,能与《太空洪流》、《永恒的终结者》之类佳作相媲美的只有《诸神》、《基地边缘》和《基地在前进》。其余的相形之下都是二流之作。
他从未想过要将作品写得文体堂皇,寓意深远,也没有这种雄心壮志;他将毕生的精力都用来创作精彩的小说和剔透的非小说类作品。有人可能会认为他很庸俗,视他为为追求情节而不讲究文体作家的典范,但那些追随了他半个世纪的书迷们肯定不会同意这种看法。
如果把他的作品比作一扇透明的玻璃窗,阿西莫夫会说:“一扇绘画玻璃窗是很美丽,但常常又是晦暗的。在你看它时,你会被绘画玻璃本身所吸引,会对创造它的艺术家肃然起敬。透明的玻璃窗虽然产生不了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你却一眼能看透它。”
阿西莫夫不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他是一个文字匠,一个艺术工匠,这也正是他一直在孜孜以求的!
阿西莫夫逸闻趣事--尾声
尾声
艾萨克·阿西莫夫去世第二天,罗宾·阿西莫夫与詹妮弗·布莱尔来到麦迪逊大街的坎贝尔殡仪馆与他的遗体道别,并安排了丧事。
詹妮弗·布莱尔说,她最后一次瞻仰阿西莫夫时,感到非常难过,甚至还觉得有点奇怪,毕竟几周前他还坐在自己富丽堂皇的家中。詹妮弗被领人殡仪馆的一间小屋,屋中有一个基座。基座上立着一具简朴、粗糙的松木灵柩,灵柩上写着“阿西莫夫”几个字,灵柩内躺着艾萨克,身上只裹了一条医院的被单,皮肤已呈灰色。
詹妮弗剪了一缕他的头发,连同他的一副眼镜和一套保罗领结,至今仍珍藏着。同一天晚些时候,詹妮弗与罗宾将珍尼特从西区护送至坎贝尔殡仪馆,同艾萨克见了最后的一面。
两周以后的1992年4月22日,在道德文化中心举行了阿西莫夫的悼念仪式。除大卫·阿西莫夫外,艾萨克的家人都到齐了,还有艾萨克在出版界的同仁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朋友。
这自然是个肃穆的场合,但它同时也充满了欢笑。尽管许多人在致悼词时泣不成声,但所有的来宾都有一个同感:他们来这里为了颂扬一个取得了诸多成就的人,是为了纪念一个将自己潜在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人!
阿西莫夫不相信有来世。他认为人死后一切都完了,但全球数百万的书迷及参加悼念仪式的好友与家人深知,他的伟大事业已让他获得了永生!
阿西莫夫生前为世人留下了双份礼物:首先,他留下了一批精彩纷呈的小说和扣人心弦的故事,这将使世代的读者大饱眼福;其次,他的非小说类作品令读者心中充满了敬畏,惊叹宇宙的不可思议。
纵观阿西莫夫一生,他并未找到治愈癌症的新方,也不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更没有车轮底下勇救儿童的壮举,但他是一流的知识传播者,一个带领其他人进人宏伟壮观。给人以启迪的人类知识迷宫的人,为此人们将永远铭记他。
在道德文化中心举行的悼念仪式上,朗读一篇艾萨克自己所做的悼文,这可能是他最感人的一篇文章了。
永别了,朋友
所有关爱了我30年的尊敬记者们,我必须向
你们道别了。
我这一生为《幻想与科幻》杂志写了399篇文
章。写这些文章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欢乐,因为我
总是能畅所欲言。但我发现自己写不了第400篇
了,令我毛骨悚然。
我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在工作中死去,脸埋在
键盘上,鼻子夹在打字键中,但事实却不能如人所
愿。
幸运的是,我既不相信天堂,也不相信地狱,
所以死亡对我而言,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但对
于我的妻子珍尼特、我的女儿罗宾及我的编辑如
詹妮弗·布莱尔、希拉·威廉姆斯和艾德·福曼来
说,我的任何不测都将令他们十分难过。
我曾和他们每个人都单独交谈过,劝慰他们
正视我将死去这个现实,当死亡降临到我的头上
时,希望他们不要过于悲伤。
我这一生漫长而又愉快,因此我没有什么可
抱怨的。那么,再见吧,亲爱的妻子珍尼特,可爱
的女儿罗宾,以及所有善待我的编辑和出版商们,
你们的厚爱我受之有愧。
同时,我还要和尊敬的读者们道别,你们始终
如一地支持我。正是你们的支持,才使我活到了
今天,让我亲眼目睹了诸多的科学奇迹;也正是你
们,给了我巨大的动力,使我能写出那些文章。
让我们就此永别了吧——再见!①
①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文章载《艾萨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1992年。
阿西莫夫逸闻趣事--艾萨克·阿西莫夫小说目录
艾萨克·阿西莫夫小说目录
《空中卵石》双日出版社1950年
《我是机器人》高曼出版社1950年
《繁星若尘》双日出版社1951年
《基地》高曼出版社1951年
☆《大卫·斯塔尔:太空奇兵》双日出版社1952年
《基地与帝国》高曼出版社1952年
《太空洪流》双日出版社1952年
《第二基地》高曼出版社1953年
☆《幸运儿斯塔尔与小行星上的海盗船》双日出版社1953年
《钢之洞》双日出版社1954年
☆《幸运儿斯塔尔与金星之海》双日出版社1954年
《火星人的方式与其他故事》双日出版社1955年
《永恒的终结》双日出版社
☆《幸运儿斯塔尔与水星的大恒星》双日出版社1956年
《赤裸的太阳》双日出版社1955年
☆《幸运儿斯塔尔与木星的卫星》双日出版社1957年
《地球是个大屋子》双日出版社1957年
☆《幸运斯塔尔与土星之环》双日出版社1958年
《死亡交易者(死亡的呼吸)》艾文出版社1958年
《九个明天》双日出版社1964年
《机器人的小憩》双日出版社1966年
《神奇的旅程》豪顿·米弗林出版社1966年
《透过明镜》新英语文库出版社1967年
《阿西莫夫的神秘小说》双日出版社1968年
《夜幕及其他故事》双日出版社1968年
☆《最棒的新东西》世界出版社1971年
《诸神》双日出版社1972年
《阿西莫夫早期作品选》双日出版社1972年
《艾萨克·阿西莫夫精粹文集》斯菲尔出版社1973年
《你见过这些吗?》NESRAA出版社1974年
《黑鳏夫的故事》双日出版社1974年
☆《收购木星与其他故事》双日出版社1975年
《天国的主人》沃克出版社1975年
《全美图书会议上的谋杀》双日出版社1976年
《优雅的品位》启示出版社1976年
《活了二百岁的人与其他故事》双日出版社1976年
☆《关键字眼与其他神秘故事》沃克出版社1977年
《黑鳏夫故事集》双日出版社1980年
《完整的机器人》双日出版社1982年
《基地边缘》双日出版社1982年
《变幻之风与其他故事》双日出版社1983年
《联合俱乐部的神秘故事》双日出版社1983年
☆《糊涂的机器人诺比》(与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纽约爱斯书社1983年
《黎明的机器人》双日出版社1983年
《黑鳏夫的盛宴》RH出版社1984年
☆《诺比与迷失的公主》(与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纽约爱斯书社1985年
☆《诺比的其他秘密》(与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纽约爱斯书社1985年
《明日之边》双日出版社1985年
《消失者与其他故事》双日出版社1985年
《机器人与帝国》双日出版社1985年
《多么美好的一天》双日出版社1985年
☆《诺比与皇后的项链》双日出版社1985年
☆《诺比与人侵者》(与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纽约爱斯书社1986年
《另一个阿西莫夫》双日出版社1986年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双日出版社1986年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神秘故事精粹》双日出版社1986年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精粹》双日出版社1986年
《基地与地球》双日出版社1986年
《机器人之梦》双日出版社1986年
《神秘的旅程II:终极智囊》双日出版社1987年
☆《诺比识恶棍记》(与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纽约爱斯书社1987年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另一个宇宙》双日出版社1987年
《基地序曲》双日出版社1988年
《阿扎瑞尔》双日出版社1988年
☆《诺比赴地球记》(与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纽约爱斯书社1988年
《复仇女神》双日出版社1989年
《黑鳏夫的困惑》双日出版社1990年
《夜幕》(与罗伯特·西尔沃伯格合著)英国维克多·高兰兹出版社1990年首版
《时代宠儿》(与罗伯特·西尔沃伯格合著)英国维克多·高兰兹出版社1991年首版
《基地在前进》双日出版社1993年
责任编辑:admin
浏览: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