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善良、正直、刚毅、果敢,勇于负责,不怕困难,宁折不弯,决不妥协,意志坚定,勇往直前。他对微薄的薪金毫无怨言,像勇敢的斗士,向一切腐败行为开火。而且六亲不认,不管是朋友还是恩人,只要是贪官就绝对打击。这样的人在官场上自然四处碰壁。
海瑞这个人,与罢官有缘。踏入仕途33年,一半光阴属于罢官状态。奇怪是罢一次升一次,官反倒越做越大。海瑞的官职最后非常高,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官阶二品,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但只是个闲职。实际上他当时已经成了一个政治摆设,被供起来了。他办过好多案子,做了很实在的事情,但是他无力扭转乾坤。
万历皇帝对他有个批示很有意思,万历批示说:海瑞"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合令本官照旧供职"。意思就是说,用他做实际工作是不合适的,用来做道德表率还是很合适的。海瑞看到皇帝的朱批很伤心,一连七次向皇上递交了辞呈,但每次都为御批所不准。没过多久,他就郁郁寡欢地死在任上。
他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7钱银子,他都要算清楚了退回去。严嵩倒台抄家时,光白银就有200万两;海瑞死时,身边只有银子8两旧衣数件而已。留下的积蓄不够办丧事的,棺材钱都是同僚们捐助的。
如果按照普通老百姓衡量一个官员好坏的标准来评估海瑞,他当然是一个好官。这个标准就是清廉。海瑞的清廉是举世闻名的,也是绝对真实的。所以海瑞去世后,南京人民奔走相告,出丧那天,不少店铺自动停止营业以示哀悼,普通民众也纷纷前往参加送葬。送葬的人们白衣白冠,哀声不绝于道,延绵逶迤的队伍竟长达100多里。在海瑞的时代,真心拥护他的只有贫苦的农民和百姓吧!但他们的拥护又顶什么用呢!
原标题《易中天:反腐败反不下去,根本原因是不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