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提到,二三十年的临床实践让他注意到一个现象,相对来说,城市里有一批人特别容易生癌。财务、会计、审计、人事、统计等职业女性以及中小学老师。这些工作需要非常认真的工作态度,不能出差错。这就导致她们养成了一种一丝不苟、非常谨慎、压抑自我、吹毛求疵,甚至追求完美主义的习惯。所以,神经系统的弦始终都绷得紧紧的,内分泌就紊乱了,靶器官也受不了了,癌症也来了。
追求完美是个好事情,但是过度追求,对于健康来说,有的时候又绝对不是好事情,特别是那些有点洁癖的、对细节都重视到极致的人。
记住一句话,要想健康些,就得糊涂些。要想长寿些,就得简单些。要想幸福些,就得随便些。
工作上拼命三郎类型的人,生命的弦始终紧紧地绷着,很容易透支自己,这就极易导致人体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经常处在紊乱状态,身体也自然好不了。人体是有使用寿命的,会保养的人活得久一点,随意浪费自己健康的身体就活得短一点,比如无限制地加班,无限制地玩乐,无限制地用眼。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克服拖延症。生活与工作同样重要,如果精神连续处于“重压”状态三个月以上,一定要给精神放个“大假”,休息几天。
孩子已经过了三十,连个对象也没有;儿子两个月没来了,是不是做生意赔了?天气冷了,也不知道穿毛衣了没有?
有的老人操心自己的事情不多,但却总是操心儿女,甚至因此产生了很多紧张焦虑的情绪。胃肠道能感知我们的压力和情绪变化,长期不良情绪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很多爱操心的人会发现,总是出现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改变等毛病。
如果老人觉得操心的事近来特别多,总有想控制孩子的感觉,就要反省一下,可能是最近太空虚了。此时,最好把操心的对象转移,找个业余爱好,哪怕是学做个新菜都可以,填补一下空虚的感觉,就不会觉得很操心了。
欧洲一项研究发现,缺乏运动可能比肥胖更危险:研究者经计算得出,就死亡风险而言,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肥胖的两倍。另有研究显示,坚持散步能促进大脑生长。一周散步三次就能让大脑年轻两年。
老人不妨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或者没事在小区溜溜弯,也比总是窝在沙发里好。
孤独无助的老人易患忧郁症、老年痴呆症及心血管病症。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互助来往,其良性情绪与信号,对维护心血管功能有益处。心脏病人有人陪伴,可在心脏病猝发时获得他人的救助,使病人心理上有所寄托与慰藉。结伴共同生活并非局限于配偶,只要不孤独、寂寞,对心脏即有裨益。
没事多找志趣相投的邻居、朋友聊聊天,不要总呆在家里。一些老人不愿与人交往和接触,不妨养个宠物,玩花鸟虫鱼,欣赏名人字画、雕塑。这不仅可调节生活情趣,还有稳定血压或使高血压降下来的作用。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