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266年—316年)
是中国历史上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
另与东晋合称晋朝。
传5帝,国祚五十一年。
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
为了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
十六国时期(公元301年——公元460年 ),
在众多游牧民族中,
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
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
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了
《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一成、一夏),
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实际上这一时期国家数目远多于16。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
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
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隋朝(581年-618年)
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因唐朝与隋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一脉相承,
故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唐朝(618年—907年),
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共历二十一帝,
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
是对五代(907年~960年)
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
北宋(960—1127年)
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
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
因皇室姓赵,也称作赵宋,
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