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历史图片
之所以会发生辽沈战役是因为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和共产党都看到了东北地区的优势,都想在此建立自己的政权,通过谈判无法达成一致,于是便引发了辽沈战役。
在战斗爆发后,双方的指挥员便开始部署策略,共产党的总指挥员是 林彪 和罗荣桓。国民党总指挥员是蒋介石和卫立煌。紧接着辽沈战役便打响了,锦州会战是战争开始的标志,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处于不利地位,还将国民党分布在锦州的军队孤立起来,在锦州会战中,以共产党胜利而结束,而且还标志着长春和平解放。
紧接着进行了辽西会战,这场会战队辽沈战役的胜败可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会战结束后,国民党的十万兵力被消灭,其中还包括司令员都被俘虏了。战争至此,已经可以预料到胜利属于共产党了。之后东北地区便接连都解放了,先从沈阳解放开始,直至东北全部解放。于是这场耗时将近一个月的战斗以共产党胜利而结束通过对辽沈战役始末的一个分析,对辽沈战役的起因过程以及结果有了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简单的说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了争夺在中国的领导权而进行的一场对决,在长达50多天的战斗后才分出了胜负,共产党在辽沈战役中获胜。
辽沈战役的路线怎么走
解放战争的第三年,战争局势发生巨大变化。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力约有六十多万,人民解放军军力达到一百多万。东北已经差不多全部解放,人力物力充足。东北的战局给了蒋介石一个巨大的压力,蒋介石处于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那么辽沈战役的路线是什么呢?
辽沈战役路线图
首先,辽沈战役的路线第一步——攻下锦州。
东北解放军南下,沿着北宁的方向进军。一直到10月1日,占领了昌黎及塔山等地,把北宁线封闭,在锦州、葫芦岛、山海关三个地区将胡汉杰的军队包围在内。十月2日,蒋介石到达沈阳,先后组建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帮助锦州拜托围困。十月10日,塔山被东进兵团围攻,解放军从中阻挠;西进兵团局势也并不乐观,同东进兵团一样形势缓慢。十月14日,东北解放军从三个方向向锦州发起猛攻,于第二天占领锦州,歼灭敌人十万余人,封锁了国民党撤退的道路。蒋介石于十月十五日再次到达沈阳,督促东西兵团进攻,想要重新打通北宁线。经过解放军的不懈努力,十月17日郑国栋投降,长春成功解放。此为辽沈军事路线。
其次,路线第二步——会战辽西, 廖耀湘 兵团全军覆没。
最后,辽沈战役的路线第三步——攻占沈阳,成功解放全东北。11月2日,成功攻破沈阳,共歼敌十三万余人。3日解放营口,歼灭敌人近两万人。
辽沈战役历时五十二天,歼灭敌军数达到五十万人,成功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整个路线也就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