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嘿嘿读书 > 文史记忆 > 情人节话题:细数中国古代的定情信物

情人节话题:细数中国古代的定情信物

来源:网络 时间:2017-06-10 21:11
元宵节,其实可以看作中国的“情人节”。许多女子,一年到头只有元宵节这几天可以外出看花灯游庙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此时男女钟情顾盼的真实写照

元宵节,其实可以看作中国的“情人节”。许多女子,一年到头只有元宵节这几天可以外出看花灯游庙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此时男女钟情顾盼的真实写照。

 

而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神话“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人节”。

 

“情人节”,有没有想起与前任或者前前任的定情信物是啥?想好了要送现任什么定情信物没有?如今的定情信物可是不好选啊!因为现代人对于定情信物的概念是“物”重于“情”,而中国古代定情信物讲究“情”而不讲究“物”,一块玉佩、一个香囊、一束秀发、甚至一枚瓜果,都可以作为定情物,表达自己对“情”之诉求。

说起七夕节,大家一定会想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好浪漫好感人对不对?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哈哈!不是小百故意要打扰你的雅兴,讲真,小百今日来告诉你七夕原本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借着“中国 情人节 ”的噱头,来聊一聊古代情侣之间会送什么东西作为定情信物。

【七夕,其实是古代的女儿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始于汉朝。相传农历七夕之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是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七夕这天重点在织女,织女被古代女子视为纺织业的守护神,因此女子通过一系列活动祈求自己有织女织作“天衣”般的高超手艺。古代七夕这一天,有穿针乞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染指甲等习俗。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

【七夕、上元节,哪个才是中国 情人节 ?】除了民间牛郎织女浪漫爱情故事的传播,最主要的原因是某些商家打着爱国的旗号,进行的炒作和营销,是消费社会的产物。然而古人真正的 情人节 其实是上元节,也就是 元宵节 。古代女子平日不被允许自由出行,在上元节一天却可以结伴游玩。灯会为古代男女提供了相识、约会的契机。有人说 情人节 是哪一天并不重要,现在中国是一个能把大部分节日都过成 情人节 的神奇国度。嗯……貌似有几分道理。借着这个机会,小百很大家聊一聊古人的定情信物咯。

【玉如意,皇家专属】古代宫廷里的不少地方都会摆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赏。如意在宫中是一种高贵的礼品,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庆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献如意。除此之外,如意还作为一种信物,在皇帝选后妃时,皇帝执如意,授予看中的女子,也有人把它称之为帝王之选。

中国古代定情信物玉如意

中国古代定情信物玉如意

【香囊,林黛玉用它来传情】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 红楼梦 》中,黛玉送给宝玉一个香囊,后来误会他送给了别人,赌气把正做的一个剪了,却不知宝玉已将它贴身佩戴,恋爱中的小女儿情态不能再明显啦。

浏览: